2014年11月21日,北美票房年冠头号种子、“饥饿游戏”大结局第一章节《饥饿游戏3:嘲笑鸟(上)》以帝王之势空降冠军,123亿美元的开画成绩也成为北美今年的最高首周票房。
由于“嘲笑鸟”的压迫性气势,其他公司纷纷避让调整档期,致使本周仅一部大规模公映新片上映。
北美电影市场大盘TOP12总额相比上周上扬445%,总收入回升至187亿美金。
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(20141121-20141123):
第1名,《饥饿游戏3:嘲笑鸟(上)》,周末票房万美元,量天尺,累计票房万美元,上映院线规模4151家,投资成本125亿美元;
第2名,《超能陆战队》,周末票房2008万美元,迪士尼,累计票房万美元,上映院线规模3650家,同比上周跌幅421%,投资成本165亿美元;
第3名,《阿呆与阿瓜2》,周末票房1382万美元,派拉蒙,累计票房万美元,上映院线规模3415家,同比上周跌幅467%。
剑指2014年北美票房年冠的《饥饿游戏3:嘲笑鸟(上)》本周帝势君临,量天尺为影片开出与系列前两作持平的4151家上映院线规模(第一部4137家,第二部4163家)。
周末三日单馆成绩达到美元,周末三日总收入123亿美金,两项指标都超越《变形金刚4》(美元,1亿)成为2014年现阶段北美的开画、单馆成绩(wide级)之冠。
不过其他指标就没那么出众了。
11月21日周五单日票房收入5515万美金,位列北美影史周五单日票房收入榜第14位、北美影史单日票房收入榜第17位。
123亿美元的首周票房位列北美影史11月开画榜第六位,位列北美影史开画票房榜第15位。
同时这个首周末票房在“饥饿游戏”系列内部同样垫底,低于第二部《星火燎原》的158亿和第一部《饥饿游戏》的152亿。
如今大结局拆分已经成为潮流,对于这种商(pian)业(qian)模式各有各的看法!
这种拍摄模式最早起源于《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》,随后《暮光之城》、《破晓》、《饥饿游戏》都开心的模仿了。
对于《死亡圣器》的拆分大家都比较能接受,看看原着第七部小说陡然增加的厚度,以及JK·罗琳将“寻找6个魂器”的职能全部压给最后一部的同时。
还抛出“死亡圣器”的全新概念,一部影片的时间的确捉襟见肘,当时华纳决定拆分大结局也是有所考量。
相比之下,《破晓》与《嘲笑鸟》的拆分无疑更多是出于商业考虑。
毕竟经过前面几部的人气铺垫,在收看惯性的驱使下粉丝们肯定会贡献票房,多出一部影片就意味着会多出北美3亿+、全球6亿+的巨额收入。
而代价就是小坑一下粉丝而已(可能大批粉丝还心甘情愿),何乐而不为。